今天是:

手机版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

智能问答

关闭

读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九)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6日 点击数: 8273 次有效性: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编辑  固安县生态环境分局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其中一项就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图片.png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坚认为: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一国一地区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它突出表现在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危险废弃物转移等,必须在国际社会统筹解决。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公约的履约,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环境治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我们可以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得到重要的启示。

图片1.png

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2015年9日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图片2.png

在谈到“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们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2016年4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我们要着力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多边合作机制,互助合作开展造林绿化,共同改善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挑战,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图片3.png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出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万国宫“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巴黎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我们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2017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图片4.png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稳致远。”“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图片5.png

2020年4月30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秉承人力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公约,主动承担同国情、发展阶段和能力相适应的环境治理义务,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不断增强制度性权利,实现义务和权利的平衡,展现我国负责大国形象。”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这场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

图片6.png

习近平主席同时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作为昆明大会主席国,中方愿同各方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新冠肺炎疫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主席在会议上发出了“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坚持多边主义、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坚持绿色发展、培育疫情后经济高质量复苏活力,增强责任心、提升应对环境挑战行动力”的四点“中国建议”。

图片7.png

2021年7月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建绿色家园。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重挑战,我们要勇于担当同心协力,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2018年6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署名“中共生态环境部党组的文章—《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该文指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招,符合世界绿色发展潮流和各国人民共同意愿,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世界意义。”

 

  • 相关报道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维护 公安备案号:13100302000656号冀ICP备09048011号-3网站标识码:1310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