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2日 点击数: 20716 次有效性:
7月21日上午,廊坊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廊坊市2022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新闻发布会。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白羽发布廊坊市2022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李新宏;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黄荣举;市排污权储备和交易中心副主任李瑾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廊坊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贺娟主持。
廊坊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贺娟: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2022年上半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十四五”整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聚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天的发布会主题是发布我市2022年上半年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羽同志进行新闻发布。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白羽:
媒体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廊坊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上半年,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十四五”整体目标和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聚焦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遗余力提“气质”、净“水质”、优“土质”,省下达各项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目标均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对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发布。
一、我市各项生态环境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截至6月30日,全市PM2.5浓度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6%,超省定目标任务5.6个百分点;PM10浓度70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同比下降15.7%,超省定目标任务7.7个百分点;优良天数128天,同比增加7天,超省定目标任务1天。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市8条重点河流9个国省控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其中4个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优良水体标准,优良水体比例44.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达到考核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管控措施实现全覆盖;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区域考核点位Ⅴ类水比例25%;农村黑臭水体保持存量清零、动态随清,危险废物全部有效处置,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达到考核要求。
二、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生态环境厅的有力指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真抓实干转作风、加快廊坊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一方面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方面积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重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具体讲,就是做到“四个聚焦”。
(一)聚焦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突出治本攻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重要指示,把加快结构调整作为治本之策,下大力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围绕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市8个重点产业集群“一群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全部完成,涉气产业集群污染治理水平全面提升;50个涉VOCs源头替代项目、150个无组织治理项目、50个末端提升改造项目、20个深度治理项目提前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削减。围绕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完成大城县3家砖瓦企业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和2座煤气发生炉淘汰,编制《廊坊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规划》,制定“十三五”以来全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全面开展全市降碳产品基础数据调查摸底,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围绕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加强老旧柴油货车管控,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中重型柴油货车13辆,9918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编码登记完成9214台,利用16个尾气排查抽测点位强化柴油车路检路查,移动源协同治理机制高效顺畅。
(二)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更加突出系统治理。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统筹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气,印发实施《廊坊市2022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全力推动八方面24项任务落地落实,主城区520家餐饮单位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全部完成,33家低效治理设施改造企业完成22家;特别是针对夏季臭氧污染防控严峻形势,制定《廊坊市2022年臭氧污染防控指导手册》《廊坊市2022年臭氧污染防控攻坚方案》,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614个,提前超额完成省定我市年度270个治理项目目标任务,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水,制定实施《廊坊市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廊坊市2022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实施方案》,组织编制《廊坊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鲍邱河、永定河水质达标方案》等规划文件,全面实施鲍邱河三河段水生态修复等27项水污染防治工程项目,深入推进重点河流综合整治;利用“人防+技防”巡查监控体系,加密手工监测频次,全面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定期组织专家会商,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土壤,制定实施《廊坊市2022年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将全市61家企业依法依规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完成24个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有序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源分类监管,强化监测井规范化建设,保持地下水点位水质稳定达标;深化农业农村环境整治,印发《廊坊市2022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廊坊市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工程实施方案》,完成28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97个乡村生态示范村创建、151个农村环境整治、150个村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同时,深入开展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积极组织开展“无废城市”创建,严格做好固体废物监督管理,编制《廊坊市医疗废物应急处置预案(试行)》,全市医疗废物安全无害化处理率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备案率、月报率和经营单位日报率均达100%。
(三)聚焦助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服从服务。深入贯彻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廊坊市生态环境系统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的八项措施》,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到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两手抓、两手硬”。重点向大家介绍六方面工作:一是深入推进排污权政府储备和交易改革。我市作为全省首个排污权政府储备试点城市,累计收储排污权指标二氧化硫1.3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化学需氧量1.7万吨、氨氮2600吨,有力保障了“十四五”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落地,破解了要素制约。6月7日,我市6家企业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成交金额2383万元。今年以来,共为全市152家重大实体产业项目提供了排污权储备指标,完成排污权交易277笔,出让金收入1626.59万元,居全省前列。二是深化“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制度,大力开展“升A晋B”专项行动,制定168家“升A晋B”重点帮扶工业企业清单,上半年累计指导帮扶208家涉气企业提升绩效水平,帮助1361家企业列入全省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和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重污染应急响应期间不停产、不限产、少检查、不打扰,支持清洁生产企业满负荷开足马力生产。三是强力实施“零罚款”生态环境执法和“三个禁用”管控措施。今年二、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全市生态环境执法采取告知提醒、整改承诺帮扶方式,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非故意不罚。同时,各地污染管控措施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开展问题整改,全力帮助企业绿色生产、正常生产。四是提升环评审批效率。严把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准入关,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符合审批条件的省、市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指导。大力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对省级及以上园区和项目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对公路、铁路、水力发电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再将污染物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前提条件,对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廊坊临空经济区的环评审批工作开展“一对一”下沉帮扶指导,帮助基层解难题、提效率、优服务。五是积极争取国、省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加强与上级部门汇报沟通,深入调研谋划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和企业环境治理项目。今年以来,中央、省已下达我市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第一批)6965万元,较2021年全年下达资金增长192.6%。六是大力引导发展环保产业。牵头向省推荐重点环保企业23家,作为廊坊环保产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形成引领示范作用。对接有关部门,建立助推环保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废除便于管理而制定的限制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聚焦推进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更加突出机制建设。为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工作规范化水平,提出“十个一”工作法:一是紧盯一个目标,咬定省、市下达各项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努力“创优争先”。二是建立一个台账,将各项重点工作全部列入《2022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台账》,建立健全书面汇报、定期调度、工作专报等制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抓落实。三是坚持一个原则,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基层、深入研究,上细活、下狠功,全面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四是强化一个理念,抓平常、履法规、建机制、促长效,强化法律规章履行落实,完善日常工作“三个模板”,主动作为,提前作为。五是压实一个责任,抓基层、强基础、压责任、除隐患,严格落实执法监管责任,强化内部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六是用好一个导向,抓绩考、用德能、提素质、练铁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强化工作日志管理,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推动全系统工作作风持续转变。七是坚持一个机制,充分发挥“五办一平台”作用(市生态委办、大气办、水办、土办、督察办和廊坊智慧生态大数据监管指挥平台),严格落实研究部署、制发文件、分解任务、检查指导、汇总通报、调度督办、约谈问责、考核奖惩、分析总结9个工作环节,推动形成全市治污“一盘棋”。八是坚守一个底线,实行信访发生率排名月通报、舆情预警筛查等机制,切实消除各类问题隐患。九是强化一个模式,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严格执行“五步执法模式”和“执法(外出)事前审批制度”,做到“日常不扰、无据不查、一查彻底、轻微不罚、屡犯严罚”。十是搞好一个活动,持续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进企业、进基层,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帮助企业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帮扶企业8596家、解决污染治理、生产经营等各类问题982个。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按照全省“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和全市“真抓实干转作风、加快廊坊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部署要求,围绕加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坚持“十个一”工作法,用好“五办一平台”,咬定目标不动摇,持续用力不松劲,统筹污染防治攻坚和生态保护修复,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让老百姓有更多更实在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下面是答记者问环节
河北日报记者: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出台了哪些措施?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李新宏:
谢谢您的提问。
市生态环境局出台八项措施,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住经济大盘。一是对企业实施激励性生态环境绩效分级措施,鼓励引导企业通过整改提升,提高绩效级别。二是今年二、三季度,除恶意违法情况外,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一律不得采取罚款方式进行处理。三是今年二、三季度,除恶意违法和存在重大环境风险隐患情况外,禁用限产、停产、停工手段,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四是开展“环评服务百日攻坚”,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并联审批,对县级环评审批工作开展“一对一”下沉帮扶指导,助推项目尽快落地。五是开展环保服务“两进三送”和企业问题“一次清·大帮扶”活动,帮助企业不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六是积极争取国、省政策支持项目和资金,为持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夯实基础。七是大力引导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八是深化排污权政府储备和交易改革,促进排污权要素市场化合理流动。
谢谢!
长城新媒体记者:
请您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介绍一下上半年生态环境执法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廊坊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黄荣举:
谢谢您的提问。
“寓执法于服务”,可以说已成为近几年我市生态环境执法的常态。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又提出了“稳经济大盘”的方向要求,可以说,对服务经济质量发展又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具体到生态环境部门,我们主要开展了一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行“三罚三不罚”生态环境执法。对一般性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做到“轻微不罚、首次不罚、无故意不罚,和“造假必罚、故意必罚、屡犯必罚”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项目正常施工前提下督促企业整改到位。二是坚持“五步执法模式”。即准确锁源、展开执法行动、督办整改查处、公开曝光污染问题、反馈相关情况,在精准锁源的基础上,安排现场检查,较好避免了环境执法的盲目性,建立了“日常不扰、无据不查、一查到底、轻微不罚、屡犯严查”的监管模式。三是深入开展“两进三送”和“一次清·大帮扶”活动。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送法律、送政策、送技术的“两进三送”服务活动。同时,自今年2月份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清·大帮扶”活动,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对全市8596家污染源动态库企业逐一开展帮扶,制定帮扶措施,对帮扶活动中发现的立行立改问题现场指导整改,不能立行立改的签订整改承诺书,对涉及到其他部门的,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四是实行正面清单制度。每月组织对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进行调整,目前正面清单企业共计894家,对于纳入疫情防控期间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企业不开展日常现场执法检查;对于其他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通过无人机、在线监控、分表计电、远程执法等“非现场”执法方式开展监督执法,减少对正面清单企业打扰,切实服务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
谢谢!
廊坊新闻记者:
作为河北省排污权储备试点及首批市场交易城市,请介绍一下目前工作进展?
廊坊市排污权储备和交易中心副主任李瑾:
谢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2021年,我市被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确定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生态环境局科学谋划,在全省先行开展排污权储备工作。制定印发了全省第一个排污权储备管理地方规范性文件《廊坊市排污权储备和出让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开展收储工作,建立健全了市级排污权储备管理和使用台账,高标准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我市共收储二氧化硫1.3万吨、氮氧化物1.2万吨、化学需氧量1.7万吨、氨氮2600吨,并为152家企业提供了排污权储备指标。 更为可喜的是6月7日,在河北省首批排污权交易市场鸣锣开市当日,我市就有6家企业成功参与交易,共交易排污权总量2550多吨,成交金额2383万元。这些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我市排污权交易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真正实现了排污权要素市场化合理流动,可有力保障“十四五”期间我市重大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为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持。
谢谢!
廊坊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贺娟:
感谢3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嘉宾的翔实发布和解答。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