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

智能问答

关闭

2013至2017年 五年治霾经验与教训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8年05月22日 点击数: 7036 次有效性:



2017年,我市达标天数达到214天,比2013年增加了82天;重污染天数25天,,比2013年减少了60天;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了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率高达45.45%。继2016年度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倒排前十”之后,再次实现2017年持续退出“倒排前十”。

数据的背后,体现和表达的是廊坊五年来砥砺战霾的艰辛历程,是廊坊治理污染的价值观、文化观和和谐共生的生态观,是廊坊人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绿色情怀。五年来,在廊坊治霾战场上,展现的“党政同责、专家引路”两大亮点经验,已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五年来,廊坊治霾形成了“党政同责、上下合力”的好氛围。几年来,在廊坊治霾战场上听到最多的话是讲政治、顾大局;看到最坚定的行动是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每周召开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挂图作战视频调度会议;变化最大的是各县(市、区)和各市直相关部门从各自为战到合力攻坚的巨大转变;感触最深的是廊坊持续传导治霾压力、上下同欲、舍我其谁、坚忍不拔的奋斗状态。作为大气污染防治“2+26”城市、“2+4”协作核心区、“1+2”核心城市、国家治理燃煤污染实验城市,廊坊一直以来把打好蓝天保卫战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作为未来发展的生命线,高起点认识,高标准谋划,自我加压,负重奋进。

从2014年初开始,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每周调度、关键时期实行每日调度、日常工作随时调度的工作机制,坚持了党政同责的政治作风;借助环保督查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刚性督考,对治霾不力问题严肃问责,由此层层形成“抓一把手”和“一把手抓”的压力传导机制;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县(市、区)委、政府,再到乡镇、企业,直至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持党政同责、以上率下、上下同心,打造了联防联治的新模式,形成了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好氛围。

五年来,廊坊治霾蹚出了“专家引路、精准防治”的好路子。几年来,廊坊市始终坚持把科学治霾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首要原则,采取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方式,与中组部深度合作,组建廊坊PM2.5特别防治专家组,60多名工作人员常驻廊坊全程指导,17名国家级专家“坐诊”“巡诊”,开启科学治霾、精准治霾新模式。在大气办建立了大气污染防治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前端部署百套污染源在线监控、分布式传感器监测、无人机遥测、机动车路网遥测实时收集各类数据。利用环境大数据预测预报模型等技术,建立全国首个空气质量实时管控平台,专家组实时分析预测并提出工作建议,实现了防范在先、控源到企、追源到点、施策到时,为精准治霾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借助专家团队,对治霾全过程进行督查考评,做到了时时巡查、日日通报、周周点评、月月考核。专家组在廊坊建立由市政府资助的廊坊智慧环保产业研究院,集合国家环境能源领域顶尖专家力量,通过在廊坊的成功实践和孵化,将治霾战场由廊坊治霾基地延伸到全国4个省(市)、30余个县(市、区)。“廊坊经验”为各地科学治霾、协同治霾提供了典型示范样本。

五年来,廊坊协同治霾树立了一个“服从大局、勇于担当”的好形象。 几年来,廊坊市在治霾战场上服从大局、自我牺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16年以来以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决心“动产能之刀、断燃煤之源、绝散乱污之患”,向企业转型、产业转型、区域转型要蓝天。2017年强行关停两家钢厂,引导800多家涉钢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炼铁产能470多万吨,炼钢产能590多万吨;强力整治万余家“散乱污”企业,其中关停取缔10347家,整改提升1649家;强力推进城乡70多万户居民实施“气代煤”“电代煤”工程,全市累计淘汰燃煤锅炉9000多台。通过上述标本兼治的综合施治,实现削减燃煤500万吨,扳倒了影响廊坊空气质量的“黑老大”,实现了让黑色增长给蓝天让路、用清洁能源逼燃煤下岗。同时大力发展“大智移云”产业,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润泽科技、华为云计算、京东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香河机器人产业港等一大批百亿元十亿元的企业相继落户,有力推动了廊坊产业向着绿色方向发展。

鉴往知来,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五年来的治霾经验固然可贵,但教训和问题更值得思考。

一是VOCs治理和源头治理存在弱项。源头预防是改善空气质量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廊坊市整体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臭氧浓度不但居高不下,还呈现上升趋势。若要降低臭氧污染,就要把促进臭氧形成的重要前体物VOCs控制住。廊坊VOCs源头治理起步较晚,在治理办法上走了一些弯路,亟待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过渡,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势在必行。

第二,政策落实刚性不够。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措施,但仍存在基础工作末端落实不严、不实、不细、不到位的问题,致使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企业违规排放污染、露天焚烧污染屡有发生。

第三,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责任机制过程中存在“上紧下松、上热下冷”的问题。一些基层乡镇及村街在落实上仍存在盲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压力传导、压实责任、末端见效,需从严从实推进网格化管控,强化责任意识、履职意识。

第四,应急减排政策执行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在落实采暖期错峰生产和重污染应急响应时期,各级站位讲政治、讲协同大局,执行上级要求很坚决、及时、到位。但是,如何更加科学地落实企业错峰生产和应急响应、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还有待深入研究。需要在国家“一市一策”专家组和驻市PM2.5特别防治专家小组指导下,通过科学指导和精准锁源,争取上级的支持,根据企业治理的好与差,建立并完善“黑名单”与“白名单”制度,鼓励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立标竖杆。抓住试点企业,探索更科学的应急管理方法,给企业创造稳定生产和投资的环境条件。


  • 相关报道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维护 公安备案号:13100302000656号冀ICP备09048011号-3网站标识码:131000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