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6日 点击数: 10379 次
廊坊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4年)
廊坊市环境监测站
二0一五年一月
目 录
Contents
总体概述--- 1
第一节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 2
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质量--- 3
第三节 市区地下水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4
一、市区地下水水质状况-- 4
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4
第四节 市区声环境质量--- 4
一、道路交通噪声-- 4
二、区域环境噪声-- 5
三、功能区噪声-- 5
Overview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SO2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年均值标准,PM2.5、PM10和NO2年均浓度均超标。市区全年有效监测365天,达标天数153天,超标天数212天。
泃河、潮白河、北运河、龙河、大清河水质均劣于Ⅴ类。
市区地下水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为好,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为较好。
2014年,廊坊市区空气质量PM10年均浓度值为159μg/m3 ,PM2.5年均浓度值为100μg/m3 ,SO2年均浓度值为36 μg/m3 ,NO2年均浓度值为49 μg/m3 ,CO日平均值的第95百分位数为3.6 mg/m3 ,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为155μg/m3。PM10、PM2.5、SO2、CO浓度与去年相比分别下降13.6%、9.1%、21.7%、18.2%。SO2年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年均值标准,PM2.5、PM10和NO2年均浓度均超标,分别超标1.86倍、1.27倍和0.23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8.86,与去年相比下降了8.8%。
市区空气质量共监测365天,达标天数153天,其中一级天数10天,二级天数143天,与去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了21天;超标天数212天,其中轻度污染天数100天,中度污染天数41天,重度污染天数47天,严重污染天数24天。
表1 2014年市区空气质量与上年对比表
项目 年度 | SO2 (μg/m3) | NO2(μg/m3) | PM10(μg/m3) | PM2.5(μg/m3) | CO第95百分位浓度(mg/m3) | O3第90百分位浓度(μg/m3) |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 优良天数 |
2013 | 46 | 48 | 184 | 110 | 4.4 | 141 | 9.72 | 132 |
2014 | 36 | 49 | 159 | 100 | 3.6 | 155 | 8.86 | 153 |
二级标准 | 60 | 40 | 70 | 35 | — | — | — | — |
全年市区共获得18个降水样本,降水pH值范围6.3-7.68,未出现酸雨。
2014年度,对廊坊市境内泃河(上游断面北务村、下游断面行仁庄)、潮白河(上游断面吴村、下游断面大套桥)、北运河(上游断面王家摆、下游断面土门楼)、龙河(上游断面三小营断流,下游断面大王务)及大清河(上游断面史各庄断流,下游断面安里屯)等五条河流八个断面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
图1 我市主要河流上、下游断面COD浓度对比图
图2 我市主要河流上、下游断面氨氮浓度对比图
2014年,泃河、潮白河、北运河、龙河、大清河水质均劣于Ⅴ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类指标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廊坊市区地下水水质监测设立了9个监测点位,后由于城中村改造、企业搬迁等原因,地下水井不断关闭,到2014年仅剩3眼,为省水文队(井深360米)、市粮库(井深500米)和市水站(井深427米)监测井。2014年三个测点地下水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廊坊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设有五个监测点位,为市区第一供水厂、第二供水厂、第三供水厂及开发区一水厂、开发区二水厂。2014年五个监测点位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2014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范围为市区19条主要交通干线,道路长度为40.3公里,点位 37个。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1分贝,质量等级为好。
图3 2014年市区区域噪声声源构成图 |
2014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监测面积33.5平方公里,网格总数134个,网格面积500m�500m。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2分贝,质量等级为较好。
2014年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声源为生活噪声、交通噪声、工业噪声、施工噪声及其它噪声。声源构成为:生活噪声63.43%,交通噪声1.49%,工业噪声16.42%,施工噪声1.49%,其它噪声17.17%(见图3)。区域噪声声源强度为:生活噪声53.4分贝,交通噪声54.8分贝,工业噪声52.5分贝,施工噪声50.9 分贝,其它噪声53.3分贝。影响面最广的噪声源是生活噪声,污染强度最大的噪声源是交通噪声。
2014年市区功能区噪声设有7个监测点,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全部达标。2014年市区功能区噪声统计见表2。
表2 2014年市区功能区噪声统计表 单位:dB(A)
功能区 | 昼间平均等效声级 | 夜间平均等效声级 |
1类功能区 | 52.1 | 43.4 |
2类功能区 | 53.6 | 49.3 |
3类功能区 | 54.7 | 47.1 |
4类功能区 | 60.3 | 5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