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AB-lfsthj-bljyta-2019-4284 | 公开责任部门 |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 |
---|---|---|---|
公开日期 | 2019年10月10日 | 关键词 | |
公开目录 | 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文号 | |
信息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内容概述 |
对政协廊坊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1003号提案的答复
牛岳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奠定环境保障基础,提升高端发展空间”的提案已收悉,经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您提出的“固废产量增,历史存量多,减量任务重”方面。为切实加强市区建筑渣土运输管理,减少扬尘污染,以实现我市渣土运输长效管理为目标,以“狠抓源头、管控全程、严惩重罚”为工作方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手段、不断细化和深入道路扬尘综合治理工作。
(一)狠抓污染源头治理
对市区内渣土车辆情况进行摸排,全面掌握渣土企业数量、规模、名称,掌握车辆密闭装置和卫星定位系统安装情况,建立渣土运输企业、运输车管理档案,做到“一企一车一档”,运输渣土、建筑垃圾车辆实行统一标准,密闭化运输,必须安装GPS车载终端设备,避免发生道路扬尘、泄露和遗撒;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不得将渣土运输交由无运输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在建工地不得使用未安装密闭装置和卫星定位系统的渣土运输车辆。
(二)强化运输审批管理。
要求建设单位必须与具备资质的运输企业签订清运协议,在承运项目取得行政审批局批准的《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证》后,向我局进行备案申请,我局对申请车辆、运输路线等相关资料审核通过后,由市公安交警部门开具《渣土运输通行证》,方可上路行驶,同时将渣土车辆运输信息上传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渣土运输监管平台。
(三)严控渣土运输管理。
坚持执法不松懈,实行错时上岗,全天候不间断巡查,加大对重点路段和建筑工地的巡查,严厉查处违规渣土运输车辆,及时纠正违规运输行为;通过增加巡查频次、巡查精细化,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根据渣土车行驶的规律和特点,要求执法队员们认真摸排登记,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巡查无死角;严惩重罚,保持高压态势,对渣土车违规运输的行为坚决进行立案处罚,并处罚到位。
二、针对您提出的“危废种类多,限制作用大,处理手段缺”方面。我市所辖区域产生的危险废物按照就近处置原则,以廊坊市域为主,省内周边城市为辅,交由具有相应处理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进行妥善处置,省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置能力不能满足本辖区危险废物产生处理需求的,向河北省生态环境厅递交申请,进行跨省转出处置。
(一)全市危险废物产生现状
2018年,全市共产生危险废物46.23万吨,上年度期末库存量3万吨,自行利用处置量44万吨,转移处置量4.67万吨,本年库存量0.56万吨。根据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申报登记数据可知,2018年我市共产生26大类工业源危险废物,其中HW34废酸的产生量最大,其总量约为417701.6吨,占全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90.25%;其次依次为HW17表面处理废物、HW49其他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HW09油/水、烃/水混合物或乳化液、HW12染料、涂料废物、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HW06废有机溶剂与含有机溶剂废物、HW21含铬废物、HW13有机树脂类废物,以上10大类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共占廊坊市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99.96%。由此可见,我市的危险废物产生源数量多、类别分布广泛,但主要危险废物类别的分布却十分集中。
2018年我市跨省移出危险废物种类主要为锥玻璃(HW49)、表面处理污泥(HW17)、荧光粉(HW49),主要为废旧家电拆解企业拆解产物和经营单位物化处置污泥。2018年我市跨市总移出量2.48万吨,移出前5大类为HW34、HW17、HW08、HW49、HW18,其中主要为废酸、表面处理污泥、废包装桶等我市处理能力欠缺的种类。
(二)危废处置能力情况
目前,我市危险废物经营持证单位共10家,共有3家综合处置类经营单位,其余均为专项处置利用企业。核准经营规模共24.8911万吨/年,涉及处置危险废物类别达23大类,而廊坊市危险废物产生种类有26种,其中HW03、HW18、HW23、HW31、HW32、HW39、HW42、HW48在廊坊市没有处置能力,其中仅HW18(焚烧处置残渣)产生量较大。
我市利用处置危废种类主要包括废催化剂、废电路板、废酸和废包装桶,其中废催化剂和废电路板处置能力较大,完全能够满足本市区域内处置要求。随着“雷霆2018”专项行动的开展,我市废酸处置缺口已得到基本满足。
1.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抽查频次和执法力度,从省级层面加强宣传培训,选取部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纳入环评、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推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法人责任制。强化生产过程危险废物分类管理,建立与产废环节相衔接的管理台账制度,进一步落实管理计划、规范贮存等要求。推进危险废物网上申报登记,加强重点产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申报数据审核,提高申报数据的准确性。
2.加强危险废物源头分类管理
加强对产废单位危险废物分类工作的指导,鼓励“环保管家”类第三方机构为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工业企业危险废物种类识别、收集、贮存和利用处置及数据申报登记;建立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回收体系,适时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和与处置中心试点。借助省固体废物动态信息管理平台规范企业编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定的危险废物分类处置方案,按照危险废物理化性质、危险特性和后续处置需求,规范危险废物分类包装、标识、贮存、预处理和利用处置。
加强钢铁压延、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金属制品业酸再利用处置设施管理,鼓励建设污泥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并配套建设在线监测和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建立自行利用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按规定实施信息公开。严控企业利用废酸生产化肥和净水剂,特别是含有机物或重金属的废酸,防止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鼓励企业配套建设污泥干化、废乳化液循环利用等危废减量化设施,适时开展集团内、园区内企业自建利用处置设施处置能力共享试点。
4.提高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本着“自我消纳为主、区域协同为辅”的原则,鼓励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投资规模较大、利用处置种类较多的项目,根据我市危废处置能力现状,结合“十三五”规划项目情况,重点推进各类污泥、焚烧残渣、废包装桶(200L)、废机油综合利用处置项目和焚烧类处置项目建设,同时可联合唐山等地钢铁企业开展铁质废包装桶综合利用项目。
5.继续加大危险废物执法监管力度
建立重点产废单位和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名单并动态更新,同时列入日常重点监管源。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为主要抓手,排查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规定整改期限。加强和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单位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行业专项整治,督促危险废物综合处置单位提升入厂分析和工况监控水平。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向主要媒体公布督查、专项行动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挂牌督办情况,推动政府和社会共管共治。
三、针对您提出的“生活垃圾乱,回收利用少,监管力量弱”方面。近年来,廊坊市把垃圾治理问题作为深度推进生态修复的重点内容,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文明城市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增加投入、完善机制等各项举措,广泛开展“百日攻坚”、爱国卫生运动、农村卫生环境综合整治等系列行动,推动城乡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认可。
(一)生活垃圾治理情况
1.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情况
分类处理垃圾不但可以减少污染,减少垃圾处理费用,更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前全国正在积极推广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我市也按照省里的指导意见推进此项工作。
(1)垃圾分类要从源头控制。市环卫部门已开始了垃圾分类收集的起步工作,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置了分类式果皮箱。此外,部分社区自行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市环卫部门积极与未摆放分类垃圾桶社区商议摆放事宜,希望市民从源头做好分类投放,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由市政府主导,增加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多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制定配套政策,并调整管理体制。
(3)廊坊市城市垃圾处置设施均按照混合垃圾设置,不具备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功能和能力。如实施垃圾分类工作,需要重新配备分类运输车、升级改造中转站、增设分类垃圾末端处理的设施、场地。
(4)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协作,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很难支撑垃圾分类过程中的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解决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和技术支撑问题,应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原则,撬动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各界企业与政府合作。
(5)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联合宣传部、文明办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明确分类细则,促进垃圾源头减量和回收利用,从根本上减控未分类垃圾随意倾倒的行为。
(6)加大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力度。积极走出去不断搜集各先进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和解决垃圾分类收集技术问题,有序的开展垃圾分类、运输、处理相关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近几年,特别是2018年以来,我市重点开展了春季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治理行动和农村垃圾集中清理工作。全市3131个村庄按照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配备了15085名保洁人员,全市3131个村庄实现日产日清,并建立日常监管机制,累计在各村街摆放垃圾桶128322个,配备非露天垃圾收集池3280个,配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4544台,廊坊市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行生活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3131个村庄已采取了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覆盖率100%;3131个村庄采取卫生填埋处理或焚烧发电处理方式。按照省住建厅要求,2018年底前,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的村庄达到90%。目前,我市完成有效治理的村庄达100%,已完成省定目标。
实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在永清县实施农业部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86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2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46万元。建成废旧地膜加工厂、废旧地膜预处理及收储站等基础设施,并购置了相关设备。预计年回收加工废旧地膜1200吨。目前已建立地膜回收企业1家,建成12个废旧地膜联系站,实现回收地膜面积30万亩,年回收、加工废旧地膜2000吨,我市地膜回收利用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情况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是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市环卫局负责主城区97座垃圾中转站(含外单位自管39座)、199个垃圾大箱、63个生活垃圾定时收集点的日常管理;负责主城区日产650吨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工作。生活垃圾的收集模式分为四种:一是中转站、垃圾箱收集。二是压缩车定时定点收集。根据各垃圾箱、站、点的实际情况,垃圾清运作业通常每天进行1至2次,达到“日产日清”标准,节假日等特殊时间段实行按需清运制度,随满随清,保证各垃圾箱、站、点的正常使用,切实维护周边环境卫生质量。三是沿街商铺(门店)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截至目前,沿街门店生活垃圾上门收集户数已增加至7453户,日上门收集生活垃圾量约60吨。四是生活垃圾直运。2016年下半年开始,市环卫局在采用桶车对接、车车对接、厢车对接的方式试行垃圾直运模式。此项工作的开展,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便市民生活垃圾倾倒的同时,有效减少垃圾二次污染,减轻一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截至目前,一期投入垃圾直运压缩车辆10台,投放塑料垃圾桶1497个;一期范围内的5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44个物业小区已全部实行垃圾直运模式。
垃圾无害化处理是保护城市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为应对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多的现状,与凯创集团采用BOT方式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现已正式投入试运行,配套建设的三座垃圾压缩转运站每天向其输送生活垃圾600余吨,目前该项目运行顺利,已实现并网发电。下一步,按每县(市、区)建设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目标,构建以垃圾焚烧发电为主、垃圾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今年确保4个新建、扩建焚烧发电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年内完成1个建设任务。
当前,我市正在规划建设廊坊市静脉产业基地,项目内容包括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餐厨粪便协同处置项目、医疗废物处置和其他垃圾处置项目。通过静脉产业把传统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三)工作措施
1.完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垃圾不光要清更要治,疏堵结合。市住建局督导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完善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2.农村垃圾治理执行月通报季排名和年度考核制度。为确保我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落实落地,夯实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市住建局制定并向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印发了《关于廊坊市2019年严格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考评表》的通知,明确了检查内容及扣分标准,下一步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量化考评。
3.取缔露天垃圾池。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根据排查结果,逐一对露天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池进行清理和取缔。
4.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在给香河、永清、文安三个省定示范县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示范县垃圾治理工作的函》(廊建函字〔2019〕23号)的基础上,继续加强跟踪督导,推进三个示范县加快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年底实现垃圾分类全县域推广。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
2019年6月19日
签发领导:赵尔仓
联系人及电话:付振来 0316—2126116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城管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