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2日 点击数: 11296 次有效性:
2018年,我市在已经过去的325天里,有200天是优良天等级,明显好于前几年,市民有了更多获得感。兴奋之余,面对秋冬季一轮紧逼一轮的中重度污染天气,我市在未来40天里还能争取到多少个优良天,是市民最关注、关心的问题。国家使用空气质量指数来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健康危害也就越大。实际上,数据只是表征和抓手,完成任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利益。简单来说,优良天,适宜出行;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的天气,敏感人群需要做好防护工作,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距离2018年底,只有40天了,而这40天又是重污染过程爆发最频繁的时期。饱受雾霾伤害的市民们都想知道,面对一轮重过一轮的重度污染过程,我们该如何防控?防控又如何加力?
非静稳天气一般风力以二三级为主,天气晴朗,无降雨,这种有利条件下,首先需注意扬尘源管控。裸露土地以及在建筑施工、道路施工、物料运输车辆撒漏等活动中产生的一次颗粒物,路面积尘因碾压、刮风和清扫所产生的二次扬尘,都是扬尘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防控的重点。其次,需强化汽车尾气的减排。汽车尾气是由汽油或柴油的燃烧排放而来,大量的尾气排放会增加雾霾天气形成的可能性,尤其是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气溶胶快速生成,加重空气质量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再次,需严禁落叶、垃圾的露天焚烧。有火堆就会排放污染物,有浓烟就会危害公众健康。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能露天焚烧,这是对所有人的健康负责。
10月以来,我市共经历了4轮重污染过程,尤以11月中旬的一次最重,我市出现了一个空气质量指数(AQI)为204的重度污染天,这是我市全年第7个重度污染天,也是秋冬季第1个重度污染天。每年雾霾都在秋冬季集中出现,一方面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低层大气结构相对稳定,天气形势相对静稳;另一方面烟气是最主要的污染物。对4轮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看,均以机动车尾气源、露天焚烧源和餐饮油烟面源这三类污染源占比最高。
要降低这些污染就要做到高峰时段拥堵道路的疏导,禁止一切高排放车辆入城,禁止一切不达标机械,不达标油品在市区使用,坚决严控垃圾、秸秆、落叶、杂草等各类物品露天焚烧,对没有油烟治理设施或有油烟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的企业强化执法力度。 有环保权威专家在评述2017、2018年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优异战果时说,“人努力”的因素占七八成,“天帮忙”的因素占二三成。实践说明,不论气候好坏,做好自己本地的污染防控,才是工作重点,才是保障公众健康的根本方法。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曾邀请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王自发研究员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对11月中旬的污染过程进行了分析解读。通过实施燃煤锅炉取缔、散煤双替代、“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和重污染天气应急等大气污染治理综合措施,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比均显著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集了大量的高耗能产业,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巨大,柴油货车、非道路机械使用频度高,加之随着采暖开始各地燃煤污染物排放开始增加,多种污染物高强度的叠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污染过程中各地PM2.5浓度的重要原因,本地污染物排放量大仍是主因。 空气质量等级就是生命环境的健康程度,污染每上升一微克,就加重了一分对公众的危害。举例来说,11月13日我市AQI为204,15日AQI为102。多了“4”和
“2”,也多了一天重度污染天、丢了一天的良天。这一个个别扭的数字,就足以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到位。 任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都要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污染物,“达标排放”只说明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依然存在。“达标排放”不是“零排放”,“零排放”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企业几乎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零排放”。污染源不论大小,都将会影响空气质量。 污染物积少可成多、成多可成灾、成灾不可逆。静稳条件下大气比较稳定,更易使污染物聚集,通俗的讲,它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罩在上空,上下层空气减少了流动,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物“无路可走”,只好原地不动,越积越多,并向四周蔓延,污染等级就越来越重,污染区域面积就越来越大。 还有40天,就要向2018年“交答卷”了,我市在保障公众健康的根本目标下,大气污染防治任务依然非常严峻。对此,政府、企业、公众一个都不能少,改善空气质量需多方给力。积土可成山,积水可成渊,小贡献也能起到大效用。 政府要加力。市政府、各级各部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紧盯不放,狠抓企业达标排放督查、扬尘治理,抓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交通疏导与高排放车辆禁行等工作,同时要加大对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和问责的强度和力度。 企业要给力。在大气污染防治中,企业负有主体责任,务必高度重视,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和体现节能减排等综合效益的污染控制技术水平,需严格按照减排标准抓生产经营,认真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为改善空气质量持续贡献力量。 公众要添力。在大气污染中,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也是“污染者”,大气污染防治更需要全民行动、全民参与。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抽一支烟、少放一个鞭炮、少吃一次烧烤、少烧一次秸秆等。自觉践行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贡献力量。 众志成城在,总有霾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