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7日 点击数: 4113 次
一谈起前些年的“雾霾”天气,多数人至今还记忆犹新,对它产生的不良影响还心有余悸。人们万万没想到,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竟成了日常的奢侈品。
2013年10月,固安县委、县政府承上启下,出台了《固安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大幅度减少。力争再利用五年时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县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
不少党员干部对实现这一目标缺乏信心。
然而近8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固安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之以恒地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总体战、持久战,基本上如期实现了2013年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目标。
据统计,2020年1至12月份,固安县优良天数达到247天,比2015年增加了111天。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7.59%,比2015年增加了29.8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9天,比2015年减少了64天。空气中可入肺颗粒物(PM2.5)浓度为44ug/m³,比2015年减少了56ug/m³。
这“两增两减”数字的对比结果,彰显了固安县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巨大变化。而给老百姓最直接的感觉是:雾霾消失了,空气又清新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又常见了。人们用切身的感受,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断言: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这“两增两减”数字的演变,蕴含着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不畏艰难、苦干实干的丰硕“数字成果”:近五年来,全县有132台燃煤锅炉实施淘汰改造,35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实现“清零”,23台燃气锅炉实施了低氮改造,495台党政机关的燃煤锅炉进行了煤改电、改气,372个村街的96300户实现了“气代煤”,12个村街的3805户实现了“电代煤”,532家餐饮企业全部安装了油烟净化装置,356家“散乱污”企业得到整改提升或取缔,125家砂石料厂得到了有效的清理整治,13座加油站完成了标准防渗池建设和双层罐改造,106家VOCs排放企业实施差异化错时生产管控,31个移动通讯铁塔安装了生态环境视频监控与红外线报警设备、全县697平方公里区域的露天焚烧实施全覆盖实时监控……
这“两增两减”数字的背后,隐含着众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奉献与付出。在日常经营管理的“平稳”时期,全县300多家涉气企业依法依规、主动承担起环境治理主体责任,落实污染防控减排措施,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在市、县政府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紧急”时刻,他们积极响应,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启动应急响应措施,消减污染物排放。2018年,固安县政府发布全县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14次。每一次,只要县政府“一声令下”被列入应急减排的72家企业就紧急启动停产、限产等应急减排措施,这样的企业全年累计1008家(次)。
没有人去统计这些企业在停产、限产期间有多少产品订单被取消,也很少有人了解这些企业遭受了多少经济损失。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冲突时,在“服从命令”与“违抗政策”难以取舍时,绝大多数企业主动选择了前者,选择了奉献与牺牲,凸显了一个成功企业的大局胸怀与气度、环保责任与担当。
“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公众互动”,业已成为固安县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功实践经验。它昭示和释放了这样一种理念:政府、企业与公众是生命的共同体,在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道路上,要“同呼吸、齐努力、共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实现我们的生态文明梦、美丽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