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手机版

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关注

智能问答

关闭

廊坊:绘靓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1日 点击数: 12647 次有效性: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从无垠天空到广袤大地,从乡间田野到城市中心,夏末的廊坊,蓝绿交织,处处好风光……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地越来越绿。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加快建设“五个廊坊”提供了生态环境保障。


提升“气质”,晒出“廊坊蓝”


“蓝天白云又一次C位出道,并且持续返场。”天气晴好的时候,市民田先生总是忍不住在微信朋友圈晒图,秀一秀那抹“气质”不凡的“廊坊蓝”。
PM2.5浓度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0%;臭氧浓度1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刚刚过去的7月份,我市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六项污染物中PM2.5、PM10、SO2、CO、NO2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月综合指数为3.17,同比下降24.7%;月优良天数为21天,同比增加9天,无重污染天气。
廊坊“气质”持续向好绝非偶然,是全市人民持续奋斗的结果!
近年来,我市全力融入京津冀协同治霾大计,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扬尘治理、散煤整治、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提升等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农村地区“煤替代”等重点工程。为了让蓝天常在,我市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退全部钢铁产能1974万吨,整顿“散乱污”企业1.6万家,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396个,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铺展开来。面对臭氧污染难题,我市以“差异化”为切入点,通过实施差异化错时生产、差异化减排限排、差异化执法监管、差异化资金奖补和差异化深度治理,引领涉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企业走良性参与治污之路。今年上半年,我市因臭氧污染损失的优良天同比减少16天。
一组数字描绘出我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的上扬曲线:2017年至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PM2.5年均浓度由60微克/立方米降至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6.61降至4.88,优良天数由214天增至252天。
不仅持续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倒排前十”,且空气质量年年都有大幅度提升;2018年,成功实现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战绩;“十三五”收官之年,高标准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京津冀地区圆满完成蓝天保卫战目标任务作出了贡献,连续五年被河北省评为大气污染治理先进市……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真切。

绿水绕城,铸就城市之魂

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更是城市之魂。守护一泓碧水,廊坊人步履铿锵。
龙河是廊坊的母亲河,流淌着廊坊厚重的历史文化。过去,由于上游来水主要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龙河和老龙河水质一直属于劣V类水体,还曾因水质不达标而导致所有涉水建设项目被区域限批。
2018年起,安次区先后启动新、老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修复河道2.5公里,清淤36.8公里,建设“潜流+表流”湿地23万平方米,该河道出境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2020年水质最优达到Ⅱ类标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情景得以再现。
不仅龙河,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水污染整治,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截污管网完善、河道清淤与人工湿地建设等系列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重点河流逐步恢复使用功能,6条国省控河流7个断面全部达到V类水体以上,其中,龙河大王务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泃河三河东大桥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体标准;潮白河吴村、潮白河大套桥、北运河土门楼、子牙河小河闸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Ⅳ类水体标准;大清河台头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水体标准。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一举扭转“十三五”初期均为劣V类的局面。
清晨,漫步在霸州市胜芳镇中亭河畔,河面碧波荡漾,水鸟翻飞;河岸芦苇飘荡,游鱼戏水。昔日烟波浩渺、芦荷飘香的东淀风光正在逐步恢复中。胜芳镇中华街党支部书记、中亭河崔庄子段河长邢义彬,正沿着河道仔细巡查。
邢义彬是我市3016名河长中的一员。为建立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防止源头污染,近年来,我市大手笔推进河长制,系统治水。市、县、乡、村四级3016名河长管好“责任田”,承担起全市180条河渠的治水重任,持续改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河道流域展“新颜”。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水城共融、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在廊坊大地徐徐展开。

厚植绿色根基,筑牢生态屏障

夏末的临空秀林和万亩生态林,树木浓郁。作为廊坊临空经济区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林首重生态修复,建设具有临空经济区特色的大尺度生态景观林,在彰显大国国门形象的同时,打造“生态绿色银行”和“绿色生态名片”,未来将搭建多重游览及服务设施,实现多重森林功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不断擦亮“京津走廊、绿色廊坊”生态名片,以廊道绿化、环京津边界绿化、公园建设等重点工程,构筑城市森林网络系统;以“见缝插绿、拆违建绿、拆硬铺绿”积极发展以林木为主的城市公园绿地。
“月季之城”彰显花园城市魅力,“多彩廊道”纵贯全市南北,百园千村染绿廊坊全域,万亩秀林留住鸟语花香……“十三五”以来,我市新造林133.38万亩,全市林地面积337万余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5.03%,“千亩樱花海”“万亩银杏林”等一批高质量绿化工程成为京津周边森林生态休闲旅游胜地,我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生活,来自环境改善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眼下,三河市蒋福山矿区千亩林地、万亩花海,成了旅游休闲的“打卡地”。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昔日2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疮疤”变身为有农有林的生态示范区,成为山区百姓的“绿色银行”。
美了生态,也富了百姓,不断优化的生态环境让周边群众受益。以前蒙灰的“土桃子”如今个个水灵,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商采购,果农们不再为销路发愁,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荡漾,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几年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正深刻改变着廊坊,扮靓着廊坊。踏上“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全市上下将继续攻坚克难,逐绿前行,将绿色基因融入各个领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相关报道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主办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信息中心维护 公安备案号:13100302000656号冀ICP备09048011号-3网站标识码:1310000014